養生寶典

自古以來,中藥藥材就分為 上藥、中藥、下藥 三個等級,上藥又稱為神藥,乃係養生之藥,即使長期大量服用,也全無副作用,且能立刻調整體質,把體質正常化,對於惡疾,常有驚人之功效。中藥是預防疾病、補充體力的強壯藥,下藥則是只能用於對症治療,不可經常服用的治療藥。根據我國最著名的藥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之記載,靈芝是排列在上藥中最高位的上上之藥。

葛洪所著抱朴子一書中,依質地將靈芝分類為“ 石芝、木芝、肉芝、菌芝、草芝”。

梁代陶弘景再將菌芝依其外部形態分為“ 青芝、赤芝、黃芝、白芝、黑芝、紫芝 ”等六芝。

1979年Alexopolus所建立的真菌分類系統中,靈芝應是屬於真菌界 (Myceteae)、無鞭毛菌門 (Amastigomycota)、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無蕈褶目 (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中的靈芝屬 (Ganoderma)。

靈芝屬是1881年芬蘭植物學者Karsten根據菇體具有發亮的表皮建立的,並以靈芝G.lucidum (W.Cust.:Fr.) Karst.為此屬的代表種。而後靈芝屬的定義經Donk、Murrill、Furtado、Steyaert等學者的研究,認為靈芝屬的主要特徵為其具有雙層細壁的擔孢子。

靈芝屬的擔孢子皆呈卵圓形,外層細胞壁較薄且透明,內層細胞壁較厚呈黃褐色並有“疣狀凸起”。由此可知是否為靈芝屬的必要條件在於“卵形”“雙層細胞壁”“黃褐色”的擔孢子,而並非以菇體(子實體)的外觀形態或顏色等可以加以辨別的。

靈芝成份

碳水化合物

  • 高分子多醣體(Polysaccharide)
  • 葡多醣(Glucan)
  • 靈芝多醣(Ganoderan)
  • 三類(Triterpenoids)
  • 靈芝酸(Ganoderic acid)
  • 赤芝酸(Lucidenic acid)
  • 赤芝酮(Lucidone)
  • 赤靈酸(Ganodermic acid)

蛋白質

  • 小分子蛋白質Ling Zhi-8
  • 醣蛋白(Glycoprotein)
  • 核酸類衍生物
  • 核糖核甘酸(RNA)
  • 腺(Adenosine)
  • 腺嘌呤(Adenine)
  • 尿嘧啶(Uracil)

元素

  • 有機鍺(Ge-132)
  • 鉀(K)
  • 鈣(Ca)
  • 磷(P)
  • 鎂(Mg)

研究報告

靈芝免疫調節作用與抗腫瘤活性之關係 —- 王聲遠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 國立陽明大學微免研究所

靈芝(以下簡稱G)係一種東方藥用真菌,長久以來廣泛使用於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將之用作為一種健康與長壽的藥物(Shiao等,1994)。根據報導,G的子實體及培養菌絲能夠治療許多慢性病,例如慢性肝病、高血壓、血糖過高症、腫瘤等等。這種具藥效之真菌一直廣受注意,因為它的多醣成分具有抗腫瘤的效果(Miyazaki 與Nishijima,1981;Sone等,1985)。在動物實驗中,許多研究人員均發現服用粗製或部分純化之G多醣(PS-G),可以明顯抑制局部植入的S180肉瘤之成長(Sone等,1985),並減少老鼠體內腫瘤轉移情形(Hwang等,1989)。此外,以酒精沉澱之G抽取液(粗製PS-G),若單獨服用,或與細胞毒素抗瘤藥物共同使用(Furusawa等,1992),會增長經過腫瘤移植之老鼠的壽命。目前PS-G抗瘤效果之原因尚未確定。有些研究人員認為,PS-G在活的有機體內會產生抑瘤作用,可能與宿主免疫反應被活化有關(Won等,1989)。不過目前尚缺乏實質且有力之證據。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G之免疫調節及抗腫瘤作用。先從G的子實體內抽取出PS-G,然後利用它來強化人體單核白血球(巨噬細胞與T淋巴細胞)細胞激素的產生。結果顯示,巨噬細胞培養液中的介白素(IL)-1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IL-6在經過PS-G(100μg/ml)處理後,其含量比未經PS-G處理之對照者分別高出4.1、9.8及29倍。此外,在PS-G(25-100μg/ml)的刺激下,T淋巴細胞所釋放出的干擾素(IFN)-γ也大大增加。而且,這些含細胞激素的單核細胞條件營養液(PSG-MNC-CM)經發亦會對HL-60及U937白血病產生細胞毒作用,其抑制率在給藥量為20%濃度(vol/vol)時分別為70%與75%。從DNA標誌法及流式細胞計數儀的分析中,發現對照培養冊中僅含少量apoptotic細胞(2.3%±0.8%),而經過PSG-MNC-CM處理後,則導致apoptotic細胞數目大量增加:在HL-60為38.3%±4.5%,U937為44.5%±3.8%。此外,經過上述處理的白血病細胞約有40%至40%分化為成熟的單核球,並顯現CD14與CD68表面抗原。然而,PS-G本身,即使劑量高達400μg/ml也不會有這種效果。由於未經處理的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不會或僅僅產生少量細胞激素,而正常的MNC-CM也不會抑制白血病細胞的成長,由此看來,PSG-MNC-CM的抗腫瘤功效應該是細胞激素增加所致。抗體中和之研究中,進一步揭示PSG-MNC-CM中的抑瘤性細胞激素主要為TFN-α及IFN-γ,而這兩種細胞激素在抑制白血病的生長上呈協同作用。

特別報導

轉載自85.08.16大成報 :::: 記者 丁彥伶 / 報導

多年來醫界都知道香菇、靈芝等真菌類中富含具強化免疫功能的多醣體,但是近年來發現同樣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蛋白質更是研發新藥的利器,我國繼日本之後,台灣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在中研院新科院士林榮耀的指導之下,也從松杉靈芝菌絲體中純化出免疫調節蛋白質,而蛋白質分子量較多醣體更小,更有利於細胞吸收提升免疫作用。

台灣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文輝指出,靈芝在我國歷代被認為有治療各種疾病、滋補強壯等效,但對於靈芝扶正固本的真正作用機制卻仍不很清楚,由於日本近年由靈芝研究中發現具有增強免疫而命名為LZ-八的蛋白質,並視為未來研發提升免疫藥物的祕密武器,該實驗室選擇松杉靈芝菌絲體進行純化,亦發現一種免疫調節蛋白質,將之命名為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FIP-gts)目前證實兩種蛋白質為同一種蛋白質。

而經由研究發現,該蛋白質具有促進人類末梢淋巴球細胞及小白鼠脾臟細胞增生的作用,而濃度提高為每毫升五微克時,對人類周邊淋巴球細胞可達到最高的增殖作用,同時也由鏈聚合連鎖反應證實,該免疫調節蛋白質具有促進介白素IL-二及IL-四,及干擾激素分泌的作用;而淋巴細胞增殖及介白素、干擾激素提高被證實有提高免疫及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台灣大學農化學系副教授許瑞祥表示,靈芝蛋白質被發現具有免疫調節效果是很大的突破,因為蛋白質分子量僅為多醣體的1﹪左右,更容易進入細胞產生作用,而該校的研究也證實國內有純化免疫調節蛋白質及大量繁殖的能力,不讓日本專美於前,事實上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免疫調節蛋白質經過加熱後會流失,但他們仍不鼓勵民眾生吃草菇或金針菇,因為真菌繁殖過程頗不衛生,生吃可能對人體有害。

轉載自85.08.15民生報 :::: 記者 許寶仁 / 報導

向來被認為具有傳奇療效的民間藥物靈芝,經近代科學研究,逐漸褪去神祕的面紗,從國內外各種實驗中可以發現,靈芝子實體中具有抑制愛滋病毒的成份,並可增進抗腫瘤免疫功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員王聲遠在以靈芝萃取物進行的實驗發現,部分靈芝多醣體成分可強化人體單核細胞原漿的製造功能,抑制愛滋病毒生長。

王聲遠指出,實驗中分別以水及甲醇萃取靈芝酸性、中性、鹼性成分,檢測其抗病毒活性的效用。結果發現,中性及鹼性成分對不同的愛滋病毒及T淋巴細胞可抑制其增生,其中,乙酸乙脂層萃取成分甚至達抑制T淋巴細胞生長增生達75﹪的效用,這項研究使靈芝抑制白血球細胞成長的機制,獲得進一步證實。不過,王聲遠指出,屬於靈芝酸及其衍生物的酸性部分並無任何抗病毒活性;而熱水萃取物中,只有少量低分子量部分可抑制病毒增生,傳統以煎煮靈芝服用芝方式,其藥效在這項實驗中受到質疑。

靈芝向來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神藥,近幾年來,隨著癌症及愛滋病患者增多,靈芝不但成為民間常用以防治腫瘤食品,更是醫藥學者研究的重要材料;研究發現,靈芝多醣體可激發人體產生細胞激素,抑制腫瘤細胞,靈芝治癌的傳說療效正逐步獲得醫界驗證。
台北榮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員王聲遠、陽明大學生化研究所副教授李旭生,在一項以靈芝為主題的研討會中指出,學界在多項以靈芝子實體萃取物進行抗腫瘤的實驗發現,靈芝子實體多醣可刺激人體巨噬細胞與T淋巴球細胞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及干擾素r,可對白血病產生毒殺細胞作用,達成抑制腫瘤細胞的功能,古人用以作為養生防老藥物,確有某些道理。

王聲遠表示,靈芝抗腫瘤效應主要來自刺激細胞釋出細胞激素,藉由調度人體免疫機能的原理,達到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另一方面,李旭生在實驗中也發現,靈芝菌絲體萃取物可誘導干擾素,增強宿主的免疫功能,抑制不正常細胞,尤其在與某些抗癌藥或人工合成免疫功能增強劑合併使用時,更能延長動物存活時間達三倍以上,可見靈芝確有明顯增進抗腫瘤免疫功能。

李旭生表示,幼嫩的靈芝富含高分子多醣體,抗腫瘤效應較佳,至於角質化的靈芝三類成份較高,味道也較苦,三類雖然具有毒殺癌細胞的作用,可與多醣體協同發揮腫瘤防制功效,但由於需極高劑量才能發揮作用,研究潛力不如多醣體。

李旭生指出,靈芝非針對某一特定疾病發揮作用,而是藉提生免疫功能及造血能力達到抗腫瘤目的,尤其對血癌及淋巴癌,作用最為明顯;不過,他也強調,以靈芝輔助化學、放射療法治療腫瘤效果較佳,單以靈芝治療效果未必良好。同樣的,清華大學輻射生物研究所教授郝道猛在以靈芝及其它中藥治療實驗性肝癌也發現,靈芝合併紫杉醇治療成效最佳,單以靈芝則成效較差。

幣別轉換